中国科学院吴祖泽院士对hy590海洋之神检测中心的高效抗肿瘤抗病毒蛋白—乐复能项目非常关注,并对于广谱高效抗肿瘤抗病毒效果、低毒副作用作出了高度评价,同时进行了书面评议,并建议国家药监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加快乐复能的新药审评程序,早日促进乐复能的产业化进展!
吴院士是著名细胞生物学家。我国实验血液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1935年10月19日生于浙江省镇海县。1957年9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历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实验血液学会主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等职。现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副主编、中国病理生理学实验血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73年赴英,随国际著名血液学家莱脱(Lajtha L G)教授进修细胞动力学,完成题为《连续照射下造血于细胞动力学》的科学论文,发表在国际放射生物学杂志上。同时出版30多万字的《造血细胞动力学概论》,是我国第一本介绍血细胞生成动力学与造血干细胞研究的专著,成为国内许多年青的实验血液学专家成长与成才道路上的一本启蒙性著作。他和同事们采用天然的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基因作为遗传学标志,结合单个脾结节转移技术,证实了骨髓细胞在照射小鼠脾脏上生成的脾结节是起源于单一细胞增殖与分化的结果。这类细胞不仅具有重建髓系细胞的功能,而且具有重建淋巴细胞的功能,澄清了多年来文献中有关脾结节生成细胞性质的争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造血干细胞群的不均一性的科学依据。 1988年主编出版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基础》一书,对于普及和推进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作出了有益的贡献。2000年,主编出版了《造血调控》一书,推进了我国实验血液学的发展。
吴院士在在动物和人胎肝细胞性能与移植的实验研究中,比较完整的提出胚胎发育中肝脏造血和造血干细胞的动态变化规律,发现4—5月龄胎肝中含有最丰富的造血干细胞,以此为理论依据,合作完成世界上首例胎肝移植对急性重度骨髓型放射病人的成功治疗。进而,深入研究胎肝中刺激造血、刺激肝细胞生长以及低分子制瘤物等三类因子的纯化及物理学特征。首先发现分子量为15KD的人源性肝细胞生成素,1995年获美国专利(A novel hepatokine and methods for its use. No,5440022.1995.8.)。1999年《人肝细胞生成素的发现及其分子生物学系列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首次发现邻苯二甲酸正丁酯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净化白血病人骨髓中残存白血病细胞的药理功能。
吴院士与同事们采用天然的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基因作为遗传学标本,结合单个脾结节是起源于单一细胞增殖与分化的结果。这类细胞不仅具有重建髓系细胞的功能,而且具有重建淋巴细胞的功能,澄清了多年来文献中有关脾结节生成细胞性质的争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造血干细胞群的不均一性的科学依据。他领导的《造血干细胞群的不均一性与动力学研究》,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他对造血干细胞的辐射损伤与恢复规律作了深入的研究,较全面地阐明了在低剂量率Y线连续照射下,造血干细胞的辐射损伤程度与累积照射剂量之间存在的双相特征的机理,首次系统地提示了“低剂量率x 或Y线连续照射下,引起动物辐射死亡所需要的累积剂量,要比较大剂量一次急性照射高许多倍”这一现象的机理。从造血干细胞与造血微环境的辐射损伤研究中,推测了对造血系统的远后效应,这些动物观察结果,已为以后的几起急性或慢性照射引起的事故性放射病人的病程中所证实。他的一些代表性论文在国外杂志发表后,已被不少国内外学者引用。1988年在国际大剂量辐射生物效应会议上作了题为“长期低剂量率Y线连续照射对造血干细胞与造血微环境的辐射损伤与恢复”的学术报告,受到日、英、美、德等国专家的高度评价。当年被选为国际辐射研究协会首任中国理事。在国内外杂志上先后发表论文220余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及军队科技进步奖等共16项。1988年被选为国际辐射研究学会首任中国理事。1995年获光华科学基金奖一等奖。
1996年以后,领导开展了基因治疗研究,构建了携带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重组质粒和腺病毒,研究了HGF刺激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的机理,进而用以治疗肢体和心肌缺血,临床前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一基因治疗方案安全有效,同时证明它们具有促进创伤愈合和减轻疤痕形成的功效,为发展同一类新的基因药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0年国家人事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0年7月起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中央军委批准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吴祖泽院士以求实、创新、献身的精神为中国医学和生物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附件,吴院士对乐复能的评议书: